去中心化社交图谱 - Web3 社交网络的基石
Web3 社交网络叙事
我很看好 Web3 社交网络,不是因为经常讨论到的那些原因。例如,现在数据都是被大型企业或者机构所控制,Web3 可以带来更平等的权利与价值的分配。这些都非常有道理,但这些不是吸引一个普通用户愿意尝试使用 Web3 产品的原因。
我看好 Web3 社交网络是因为我认为通过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Decentralized Social Graph),可以让社交网络产品变更比现在的 Web2 更为有趣。
什么是社交图谱?
社交图谱,是一个表明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图谱,反映了用户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建立联系的人,以及关注、跟踪的事情。是一个将人们和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的地图。
来源:Tuten Giao
在 Web2 中,社交图谱是在某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内,建立起来的关系与联系,例如我们在微信中的联系,在 Twitter 中的联系。每一个社交网络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它们之间是相互隔离的。这种隔离是由于不同的社交网络存在于不同的平台内。换句话说,这个社交图谱是不能携带的。当你开始用一个新的社交网络应用时候,就需要从头开始建立联系。
Web3 让用户只需要一个社交图谱,无论是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应用,还是游戏,或者元宇宙项目。社交图谱代表的关联信息存在于区跨链层,而不是在应用协议层。
主要项目
目前市场上有几个团队都在社交图谱这个领域进行开发,其中知名度最大当属 Lens Protocol 和CyberConnect。Lens Protocol 是 AAVE 的创始人 Stani Kulechov 的项目,我们在2月份曾写过一篇文章对其进行介绍。
两个项目都是数据基础设施,主要面向应用的开发者,使用它们创建的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它们让用户可以使用一个地址储存不同应用建立的社交网络数据,并且可以在不同应用中使用。
下面这张图很好的展示了,社交图谱协议是在应用 dAPPs 和区块链中间的数据网络层。
来源:CyberConnect
如何运作的?
功能模块组成了是社交图谱的组成部分。Lens Protocol,功能模块有 “Post”、“Comment”、“Share”、“Follow” 以及 “Collect”。CyberConnect 的功能模块有 “Follow”、“Like”、“Report”、“Watch” 以及 “Vote”。
例如在 CyberConnect 里,用户点击了建立在 CyberConnect 上的应用内的 “Follow”,就会激发其中的关联功能。CyberConnect 会生成一个授权将这个关联信息写入 IPFS 以及 Arweave 存储。
通过这些基础功能模块,可以为用户建立一个描述其社交网络的图谱,建立在这个社交图谱协议上的应用,随着用户不断使用 “Follow”,“Share”、“Like” 这些代表不同联系的功能,社交图谱变得更为丰满。
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 是目前最为成熟的社交图谱协议,已经有不少应用协议构建在其上,包括了社交网络应用、NFT 以及游戏。用户使用这些协议时授权就可以连接 CyberConnect 内的社交图谱。
来源:CyberConnect
Lens Protocol
Lens Protocol 更为侧着 Web3 的创作者经济,让创作者真正拥有自己的内容以及粉丝。我们在2月写第一篇关于 Lens Protocol 介绍时其还没有上线,最近在5月18日上线主网,你可以在其网站上找到6个建立在其上的应用协议。但是这些协议的功能目前都还比较原始。
CyberConnect 和 Lens Protocol 是社交图谱领域知名度最大的两个项目,不过都还没有发币,也没有公布代币经济的细节。不过,在波卡生态里,有一个类似的社交图谱项目,Subsocial 已经发了币。我们可以看看其通证经济的模式,可以为未来 CyberConnect 和 Lens Protocol 的通证经济提供什么线索。
Subsocial
Subsocial 是波卡生态的项目,有一个平行链 SubsocialX 以及一个独立链 Subsocial,两条链有着不同的商业目的。
Subsocial 的架构与 CyberConnect 和 Lens Protocol 类似,用一些基础模块构建社交图谱,包括 “Space”、“Post”、“Comments”、“Upvotes”、“Downvotes” 以及 “Follow”。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基础模块创建 Web2 中常见的社交应用。例如,“Space” 类似于 Medium 出版物,“Post” 则类似与发推。
Subsocial 的通证经济
我们通过 Subsocial 来观察 Web3 社交图谱项目通证经济的模式。因此这里主要聚焦于通证的功能性,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想要持有这个通证。
首先,治理功能必不可少,但是治理本身并不会带来很大的持有需求。这个项目通证的其他用途包括:
- 内容创作者可以使用项目通证让自己的作品更为优先获得曝光(类似于推广费);
- 获得独家内容;
- 用于打赏、订阅、购买或租用 “Space”。
可以看到,用户通过支付通证来使用各项服务。
消费型的通证 v/s 持有型的通证
大部分 Web3 产品的通证都是具备消费属性的,也就是用户消费花费这个通证来获得服务,作为了一种交易媒介。
但是这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通证的主要作用是花掉它来购买服务,如果通证价格出现大幅上升,生态内的服务价格也会大幅上升,生态内的各方,例如内容创作者就需要经常调整收费。因此,对于使用存在价格波动的通证作为交易媒介,我并不是很看好。
写在最后
我认为 Web3 社交图谱项目是下一轮让更多用户进入 Web3 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如何设计通证经济来捕获网络的价值似乎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CyberConnect 最近暗示了要发行原生通证 $CYBER,非常期待它能给出一个更具创意的通证经济设计。
Web3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