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fin 本週市場宏觀表現及影響匯總:“滯脹”陰影蔓延多國,投資機構加碼數字資產
- 數字資產市場表現達到6月以來新高,多國高通漲預期持續、“滯脹”風險加強與比特幣期貨 ETF 獲 SEC 不反對通知是主要原因。
- 比特幣期貨 ETF 獲 SEC 不反對通知,意味著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正式對數字資產開放,最大的監管風險已然於短期內消除,亦為主流機構進場掃清了道路。
- 在美國債務上限暫時提升、市場風險偏好高漲及機構進場背書影響下,美債與美元雙雙走低;儘管多國央行放出提前減碼消息,但高企的通脹壓力表明,市場整體流動性預計仍然會在高位維持較長時間。
“牛市仍在持續”
在經歷短暫的低谷期後,本週數字資產市場進入了爆發階段。市值方面,截至10月15日4:00 UTC,全市場市值已經上升至2.45萬億美元,即將接近歷史最高點(2.54萬億美元);而從波動率角度看,市場波動率差於本週持續擴大,同時隱含波動率高於實際波動率,表明市場正穩定處於牛市階段,且暫無下跌跡象。
從偏度角度看,短期內市場預期有所抬升,但中長期預期與上週相比則變化不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大量專業投資者從8月初已經開始轉向多頭。
而從期貨期限結構來看,一方面,衍生品市場看漲情緒明顯,期貨整體溢價已經上升至5月以來新高;另一方面,各大期貨交易所遠期期貨期限結構溢價出現了明顯下滑,表明投資者儘管情緒樂觀,但出於對貨幣政策收緊風險及宏觀流動性收縮風險的擔憂,投資者並不打算為未來付出更多溢價。
抗通脹需求:牛市之源
本週數字資產市場的出色表現與宏觀環境變動密不可分。
10月13日,美國9月 CPI 公佈,其中通脹率報 5.4%,高於市場預期,並遠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而與之相對的是,反映經濟增長狀況的非農指數再創新低。考慮到5%以上的高通脹已經持續半年,投資者對於美聯儲降低通脹的信心已然不足,而經濟增長仍不及預期,表明通過釋放流動性對經濟的刺激並未起到足夠效果。受此影響,機構投資者正在轉向股票、大宗商品及數字資產,以對沖通脹風險。
此外,多個宏觀指標顯示,“滯脹”風險正在提升。在流動性氾濫壓力下,韓國、紐西蘭等發達國家經濟體已經做出去加息應對,而英國亦表示可能將提前至12月加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生產指數和物價指數的背離,以及10月11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實際收益率上升的情況下突破了1.61%,可能證實了滯脹的威脅。歐佩克緩慢而穩定的產量增長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通脹威脅,並對石油需求產生適得其反的影響。
美聯儲正在面臨通脹風險與經濟增長停滯的擔憂,但美聯儲在利率上的強硬態度和對更早縮債的預期(在物價飆升、產出停滯之際)指向了滯脹。在此情形下,對於比特幣為代表的抗通脹資產需求進一步提升。
同時,SEC 對於比特幣期貨 ETF 的首肯,以及俄羅斯、印度等國對於數字資產交易的放開,表明在合規逐漸完善的背景下,數字資產投資正式被主要資本市場所接受。在此基礎上,部分受監管嚴格的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等)也已經開始考慮參與數字資產相關交易。
可以預見,由於高通脹環境持續,隨著來自主要資本市場的機構廣泛參與數字資產市場相關業務,數字資產市場的良好表現持續至年底的可能性顯著提升。不過,儘管短期內流動性風險不會顯著影響到市場,但從中長期看,由於各國央行在貨幣政策上普遍趨於強硬,流動性收縮風險仍然是數字資產市場未來表現的重要威脅之一。
比特币
以太坊
期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