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Gensler 还值得加密市场期待吗

Beginner
10m

如今在任何一个加密市场相关的社群中,讨论到时任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Gary Gensler 的时候,大概率会收到的是充满着恐惧、厌恶的评价,以及大量关于他“看什么都像证券”的梗图。

比如这样的

起诉 Binance、起诉 Coinbase、扬言“加密货币就是需要统一监管的证券”等等日渐频繁且严苛的监管动作,似乎让 Gensler 的形象变得邪恶无比。

然而就在短短三四年前,他却是有目共睹的加密货币忠实拥趸。他不仅曾公开发言称:“目前市场中占比 70% 以上的加密货币都不算证券”,还曾在高校担任教授,积极为区块链技术及加密货币布道。

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是因为什么?Gary Gensler 到底是背刺加密市场的两面人,还是只是对加密市场“爱得深沉”?

最年轻的高盛合伙人

1957 年 10 月,在美国东部的港口城市巴尔的摩,Gary Gensler 降生于一个处于工薪阶层的犹太家庭。Gensler 的父亲以向当地的酒吧供应香烟和弹珠台为生,幼年的 Gensler 也在通过帮助清点机器中硬币赚零用钱时,第一次接触到了“金融”的真实一面。

弹珠台 (来源: Los Angeles Times)

Gensler 自小就在学业方面十分突出。1975 年,他从高中毕业,并在之后获得学校颁发的“杰出校友奖”。在大名鼎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三年后,Gensler 以最优异的成绩等级获得经济学学位,并于次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79年,离开校园的 Gensler 入职高盛,并持续在那里工作了 18 年。在这 18 年中,他曾负责并购业务,为传媒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也曾担任过固定收益及外汇交易业务的负责人。由于能力覆盖面广,Gary Gensler 曾被称作是“金融领域的顶级智库型人物“。

30 岁时,Gary Gensler 成为高盛当时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期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纽约时报》的记录,1990 年 Gensler 曾作为团队负责人,为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与五家电视平台达成一笔关于 1994 年橄榄球比赛转播权的交易,交易总金额高达 36 亿美元。这是在当时电视传媒史上最赚钱的一笔交易。

在高盛的这段工作经历不仅仅让 Gensler 在华尔街名声大噪,也为他日后步入政坛提供了助力。

1993 年,高盛首席执行官 Robert Rubin 加入克林顿政府,并在两年后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1997 年,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 Gensler 追随前老板加入财政部,出任财政部助理部长,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早期从政历程

2001年,Gensler 成为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 Paul Sarbanes 的幕僚,担任高级顾问,并帮助起草了《SOX 法案(Sarbanes-Oxley Act)》,该法案是在安然和世通因财务欺诈破产的丑闻被爆出后出台的,旨在收紧相应的会计准则。

安然破产事件是金融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2001 年底,曾经是全球最大能源交易公司之一的安然公司,因虚假会计记录、隐藏巨额债务、操纵市场等一系列违法行为被爆出,最终不仅自身破产,还导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解体,从此“五大”变“四大”。安然事件既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也是最大的审计事故。

2008 年,在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后,Gensler 于 2009 年至 2014 年担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面对着 2008 年次贷危机留下的烂摊子,Gensler 的上任颇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他在 CFTC 任职期间,通过与奥巴马政府、美国国会和其他监管机构的密切合作,顺利推动了针对美国衍生品监管新规的落地,为金融监管系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Gensler 还曾担任希拉里在 2016 年总统竞选时的首席财务官(CFO)。但随后民主党落败,共和党派的特朗普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前朝大臣”Gensler 一时落寞,进入了短暂的“蛰伏期”——也是他与加密市场的“蜜月期”。

与加密市场的蜜月期

虽然对于大多数加密市场用户来说,直到 2021 年 Gensler 当上 SEC 主席并对加密市场展开各种监管手段后,他们才对这个人熟悉起来。但事实上,Gensler 与加密市场的羁绊远比他上任 SEC 来得更早,甚至在他成为现在这个“市场公敌”之前,也曾与加密市场有过一段堪称蜜月的和谐共处时期。

麻省理工布道

2017 年是加密市场全面爆发的一年,各路 ICO 层出不穷,“百倍币”也大量涌现,比特币价格从年初的几百块一路上涨,最高曾触及 19000 美元。欣欣向荣的市场氛围,和不断被证明实用价值的新兴金融科技,使得不少学者及金融从业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区块链领域——Gensler 也不例外。

2018 年初,Gensler 正式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数字货币计划高级顾问。在校任职期间,他曾就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和公共政策等课题进行研究和教学。

在麻省理工学院于 2018 年秋季录制的公开课程“区块链与货币(Blockchain and Money)”中,Gensler 作为讲师,系统性地对区块链生态做出解读。因为 Gensler 本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透彻理解,和他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这门课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除了 MIT 公开课的官方网站,该课程也被上传到了 YouTube,目前第一堂课程的播放量已经快要接近 700 万,留言区也不乏当年观看者对于课程本身和 Gensler 本人的赞美之词。

MIT 公开课程官网

根据 2018-19 学年的学生提名,他获得了当年 MIT 斯隆管理学院的“杰出教师奖”。

高度认可 积极参与

和加密市场处于蜜月期的 Gensler,除了在课堂上积极为区块链技术布道,也时常在其它场合公开表达对于加密经济的信心以及对一些项目的鼓励。

在 2019 年 4 月的纽约金融科技会议上,Gensler 发表了他对 Algorand 以及该项目首席开发人员 Silvio Micali 的赞扬。他对 Algorand 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一项卓越的技术",并认为区块链的效率非常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Algorand 直到 2019 年 6 月下旬——即 Gensler 演讲两个月后——才正式上线。这也意味着,Gensler 在当时与加密市场已经有着比较深刻的“私交”。

Gensler 还与多名加密市场的头部玩家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譬如,据币安的一名律师称,Gensler 曾于 2019 年在日本与 CZ 同进晚餐,并主动提出成为币安的顾问——Gensler 本人迄今尚未反驳这一说法。

而与他交情最深的(也是目前被当作 Gensler 污点之一的)当属 FTX 的创始人 SBF。Gensler 与 FTX 或者说 SBF 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SBF 的前女友兼合伙人的父亲是 Gensler 在 MIT 任职期间的上司。同时,根据美国国会议员公开的信息,在 Gensler 过去的幕僚团队中,很多成员都在 Gensler 暂别政治舞台后加入了 FTX 的团队。

SBF 本人也一直因为过度参与政治而被指责,甚至有传闻说他是在“为民主党洗钱”。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参考:谁是 SBF —— 从豪宅游艇到银手镯铁栅栏

Elon Musk 也曾就此事在推特上八卦

2020 年,Gensler 完成了他在 MIT 的关于区块链和加密市场的最后一课。

在学术界沉淀的这三年,Gensler 的积极参与、透彻理解为他在加密社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让很多加密市场的参与者将他视为具有前瞻性的秩序维护者,甚至将他看作加密市场的好朋友,期待他为加密市场带来全新的、有效的管理规范。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国会在内的许多人都相信,如果 Gensler 能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将是对于加密市场监管系统的重大利好

来自 SEC 主席的背刺

随着拜登的上台,Gensler 的政治生涯得以梅开二度,于 2021 年 4 月被任命为 SEC 主席,任期 5 年,直至 2026 年。面对一位对于金融市场、加密市场以及数字技术有着全面了解的监管者,加密社区为此欢呼雀跃。同时,国会及监管机构也对此表现出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他们都相信 Gensler 会为市场带来更清晰准确的运行规则。美国 CFTC 前高级官员 Jeff Bandman 就曾公开表示对 Gensler 的力挺与期待,他认为 Gensler 将会大力推动加密行业的监管与创新,并表示“这将毫无疑问地震撼整个行业”。

入职伊始,Gensler 就公开表示,作为华尔街的最高监管机构,SEC 将尽快制定出一套规则,以监督缺少良好规则引导的加密货币市场,同时平衡美国创新者的利益。

Gensler 曾表示将引导“绿色加密市场”,并积极在推特上造势

然而,渐渐地,这些创新者们发现,SEC 主席的所作所为似乎与先前大家的期望产生出入,甚至对加密市场发起了一系列的攻击,引发市场的一片嘘声。那么,Gary Gensler 到底都做了哪些“大事”呢?

含混不清的证券定义

要细说这个“含混不清”,我们得将时间线再稍微向前推一点。

在 2018 年 4 月,彼时即将入职 MIT 的 Gensler 曾于一场区块链主题的论坛上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加密货币是证券还是商品?他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都是。我知道很多人不想听到这样的答案,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也是在这一次的论坛中,Gensler 称“比特币不是证券,但以太坊和瑞波币很难说”。

在近期被公开的一段录影中,Gensler 于 2018 年 10 月 Bloomberg 总部举行的一场加密市场主题论坛上,就关于加密市场的政策等话题进行了演讲。这一次,他又在讲话中明确表示,“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币(ETH)、莱特币(LTC)和比特币现金(BCH)在内,超过市场 70% 份额的加密货币都不是证券”。

而在上任 SEC 主席后,Gensler 对于“加密货币是否属于证券”这个问题的态度开始变得强硬。他开始一次次公开表示加密市场需要加强监管,因为这里是“充斥着欺诈的狂野西部(Wild West)”。2022 年 9 月,他又一次得出了一种新鲜的结论,“市场上绝大多数加密货币都是证券”。

有趣的是,当年的区块链布道者 Gensler 和如今的 SEC 主席,虽然做出的论断不同,但都是基于同一个标准——豪威测试(Howey Test)。

简单来说,豪威测试本质上是通过判断“一项交易是否符合投资合同(Investment Contract)的定义框架”,从而进一步判定“这项交易的标的资产是否为证券”的。一桩符合证券交易的商业行为,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 存在资金投资:参与者向某个企业或实体投入资金、财产或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 有共同实体:投资者将资金投入某个企业或实体,有着共同的利益,期望依赖于他人的管理、努力或实力来获取回报。
  • 预期获利:投资者期望从该企业或实体的努力中获得利润。
  • 依赖他人的努力:预期的利润是依赖于他人(通常是企业或实体的管理层)的努力、经验和技能,而不是投资者自身的努力。

Gensler 认为,就如同在美国市场中流通的证券受到 SEC 监管一样,“具有证券性质的加密货币”也应当受到 SEC 的监管;而在判断标准方面,Howey Test 是足够清晰准确的、可以确定某种加密货币资产是否是证券的方法。

因此,Gary Gensler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最新版本是:在现有加密市场中,除了比特币,其余都是未注册的证券,它们没有做到必要的披露或市场监督,且投资人购买代币是为了预期的利润。而对于以太坊,Gensler 目前则拒绝给出明确回应

且不说诞生于 1946 年、拥有宽泛解读可能性的豪威测试,是否还能够适用于如今新兴的加密市场,Gensler 这种不断变化且前后矛盾的态度,实在是很难不让市场用户感到疑惑和失望。

2023 年 4 月,Gary Gensler 发言内容节取

把所有的锅丢给加密市场

2023 年 3 月,包括 SilvergateSignature 在内的多家银行银行接连倒闭。在一次听证会上,针对这一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Gensler 意有所指地表示:“它们都和加密市场关系相关,被称作加密友好银行——这件事挺有意思的”。言下之意,加密市场正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

然而在同一场听证会上,也有议员发出质疑,认为 Gensler 的这种归因理论是错误的。至少对于 Signature 来说,它当时面临的挤兑压力主要来自于广泛的存款人客户,包括大型食品供应商、信托账户、律师事务所等等,而加密货币存款的外流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从体量上来说,远远谈不上应当为整个事件背锅的程度。

起诉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

2023 年 6 月,SEC 一口气接连起诉了两家中心化交易所,币安(Binance)与 Coinbase。

6 月 5 日,在针对 Binance 、创始人 CZ 及 Binance 两家美国实体的 136 页起诉书中,SEC 指控了上述被告“违反联邦证券交易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无视联邦证券法,豪取数十亿美元财富;美国实体处于 CZ 实权掌控中,且 CZ 本人从中获得巨额收益;Binance 在没有向 SEC 注册的情况下,非法提供了包括交易所、经纪交易商和清算机构在内的证券市场功能;非法从事未经注册的加密资产证券的发行和销售。

6 月 6 日,在对 Binance 提起诉讼后的第二天,SEC 再度以“违反联邦证券法“的指控,起诉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除了创始人的部分,Coinbase 受到的指控与 Binance 受到的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短短两日内,SEC 就接连对两间同处头部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发起攻击,加密市场顿时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抗议 SEC 的呼声也是越喊越高。

Gary Gensler 本人随后接受了彭博社的电视采访,他表示,这些加密货币交易所是在“和用户做对手盘的赌场经营者”,SEC 不相信它们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才伸出了正义的铁拳。

还记得吗,前文提到,Gensler 也曾与 CZ 有过一些交情,并就区块链技术也有过友好的探讨。而目前这样的局面显然不仅让加密市场遇冷,更让很多市场参与者觉得心寒。就比如 Manta Network 的联合创始人 Kenny 就曾在 SEC 起诉币安后,于自己推特上表示,看到曾经在加密货币这条道路上指引自己的 Gary Gensler 和 CZ 如今反目成仇,“就像看到自己的父母吵架一样难过”。(当然,评论区也有人提醒,用“兄弟阋墙”来表达可能更妥帖。)

Kenny 的推特截图

Gary Gensler 其人

人是立体的,复杂的。除了前文叙述的这些可以登记在册的生平,其实 Gary Gensler 身上也有不少值得拿来说道说道的轶事,这些也可以让我们从“认识一个人”的角度,抛开他 SEC 主席这个身份,进一步了解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行事逻辑。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个截面来管中窥豹一下。

信奉比特币原教旨主义

在 MIT 执教期间,Gensler 就曾多次宣称自己是“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客观来说,这个自我定位是相对准确的。因为仅就比特币而言,Gary Gensler 的态度确实始终没有改变过,哪怕是现在他也并未将其划入证券的行列。

加密货币市场中存在着一部分 BTC 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信仰比特币就像传统市场中一些人信仰黄金。对于这部分投资者来说,比特币是“唯一有价值的加密货币”,也因此,他们不仅把比特币当作支付手段,更把它当作一种贮藏手段,即价值的积累。

Gensler 也并不吝啬于展示自己对于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肯定。他认为,中本聪在 2008 年发起的区块链革命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互联网未来的真正价值主张。

善于人设打造

对于自己形象的塑造,Gensler 一向很在行。在他上任 SEC 主席之后,就在 Youtube 上发布了《Office Hours with Gary Gensler》系列影片,致力于通过分享金融小知识和办公日常,来打造个人 IP。

而他对于个人形象的塑造工程,则是由来已久。

2012 年还在担任 CFTC 主席的 Gary Gensler 无疑是春风得意的,成功推动新规落地并整顿市场,不仅在他的政绩册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他作为强硬监管者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在当年《时代周刊》发布的一篇题为《Gary Gensler:金融警察》的人物专栏中,Gensler 则展现出一个剥离政治滤镜的和蔼可亲的形象。文章中提到,Gensler 在共同生活二十年的妻子患病离世后,独自抚养三个女儿——谁能想到,在金融市场中令人闻风丧胆的 CFTC 主席,在回归家庭后是一位爱开玩笑、性格温和的慈父,甚至常常回家后还要为孩子们洗脏衣服。

文章中还提到,针对金融市场的雷霆手段让他“树敌很多朋友很少”,一些专业人士(文章中也没具体说是谁)也认为凭借 Gensler 的能力,应当坐上更高的位子(比如 SEC 主席之类的🤭),而面对这样的言论,Gensler 只是谦虚地表示:能完成现在这份工作就很荣幸啦。

资本市场可能会厌恶一个铁腕的监管者,但人心则会不自觉地偏向一个因职责所在而不得不“得罪”华尔街大佬的、对家庭生活还有着无限眷顾的中年单身父亲,不是吗?

功利的注意力操控高手

在商言商,在政言政。

比起为了加密市场的良性发展而采用温和的引导,SEC 主席更在乎的当然是在自己的领导下(或者说在自己的任期内),监管机制是否可以真正地影响到加密市场,并且要取得显性的结果。

客观来说,相较传统金融的庞杂与普世,还处于发展雏形阶段的加密市场,并不能掀起多么引人注意的风浪。那么,如何才能让更多人注意到 SEC 对于加密市场的监管决心呢?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个答案一样,Gensler 也做出了一样的选择:蹭流量

2022 年 10 月,SEC 指控金·卡戴珊在社交媒体上非法宣传加密货币,罪名是她在没公开自己收钱的情况下,宣传并兜售由 Ethereum Max 提供和销售的“加密资产证券”。最终卡戴珊同意和解,支付了 126 万美元的罚款,并表示配合委员会的调查。

金·卡戴珊在自己的 Instagram 账号中的宣传

无论是从严重程度或者涉及款项规模来看,这都不算一件大事,似乎不值得 SEC 如此大费周章。但凭借北美第一网红的流量,SEC 一举“破圈”,成功吸引到市场和舆论场的注意力。

此外,Gensler 与国会之间的注意力争夺战也异常激烈。当国会希望聚焦于加密市场的立法框架时,Gensler 似乎总是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和自己的机构上面。上个月,一篇发布于《财富》杂志 Crypto 版面的文章,就详细整理了 Gary Gensler 领导的 SEC 是如何在每个精准的时间点与国会抢麦的——仅在 2023 年,这样的事情就至少发生了六次。

国会与 SEC 的注意力抢夺大战

根据文章,其中最明显的一次就是 SEC 对 Coinbase 的起诉。今年六月初,美国众议院准备举行一场听证会,意在讨论加密市场中目前存在的监管问题。然而就在听证会当天上午,SEC 宣布起诉 Coinbase。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两天内接连起诉 Binance 和 Coinbase 让 SEC 一下冲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而国会的那场听证会和听证会上讨论的监管问题,无人在意。

监管问题的一再拖延对于加密市场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对于 Gary Gensler 本人来说却未必。比如国会的两名议员就在近日表示,他们认为比起立法,Gensler 领导的 SEC 目前更热衷于执法,到处立威。但无论真实动机是怎么样,Gensler 确实是一个注意力操控高手,总是懂得如何让镁光灯聚焦在自己的身上。

迂回的战术家

或许 SEC 目前这种“看啥都是证券,看啥都想管一管”的举措,只是在演呢?

有人曾提出一种猜想:Gary Gensler 似乎是在运用一种叫做“锚定效应”的方式来进行迂回谈判,来试图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本质是为了制造认知偏差,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先期的矫枉过正来达到最终的平衡,也可以理解为是给一巴掌再给个甜枣。

想一想曾经在政坛失意的 Gensler 是如何通过在学术界沉淀,从而获得支持声量的。你很难说他不懂这一套。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Gensler 目前的行为似乎就很好理解了。作为资深的政坛老鸟,他必然比市场更了解如何才能在与国会的博弈中获得最终胜利。所以现在这种强硬到有些离谱的立场,似乎也是在为之后的监管框架预留出更大的讨论空间,且到时候或许加密市场还会因为他给的甜枣心怀感激。

打工人版锚定效应

对于 Gary Gensler,我们到底还可以期待些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加密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无论是从市场规模和行业范式来看,都是发展迅猛且复杂的。相较于 SEC 专长的传统金融市场,加密市场的发展周期更短,也更难以在短期之内准确理清监管思路——甚至在“加密市场现在是否轮得到 SEC 出手”这个问题上,目前都还是众说纷纭的情况。

而在 Gary Gensler 上任 SEC 主席后,加密市场确实发生了不少大事件,譬如 2022 年的 Luna 及 UST 的大崩盘,还有之后 FTX 的破产倒闭。一年之内,上百万投资者受到波及,原本价值近千亿美元的资产瞬间蒸发。在此之前的美国监管机构对于加密市场都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也意味着,在监管思路方面,并没有现成的模版来让 SEC 照猫画虎,他的摇摆不定,也算情有可原

但是,除却市场的混乱现状,引发 SEC 和加密市场对立情绪的,更多原因来自于利益。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Gensler 即使目前只是在打迂回战术,但归根结底,他是想要继续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这点也并不难理解,毕竟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铁饭碗被砸掉。更何况,SEC 可能也只是 Gensler 通向下一个更高位置的跳板,此时的示弱,显然是不符合他个人的利益的

目前,国会对于 Gensler 的独断措施也有了负面的意见。上个月,美国国会议员 Warren Davidson 提交了“证交会稳定法案(SEC Stabilization Act)”,公开炮轰并要求罢免 Gary Gensler 这个 SEC 主席

那么现在,对于 Gary Gensler,我们还可以期待的可能就只有两种结果:打完这巴掌快点给甜枣,或者快点让贤。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没有 Gary Gensler,加密市场的规范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我们当然期待有着明确游戏规则的加密市场,但我们同样拒绝与传统金融市场一样沉重的镣铐,这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绝对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那么,换别人来负责这件事,真的能做得比他更好吗?

 

美国证监会

政策与监管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learn?

Send
delate
Use TokenInsight App All Crypto Insights Are In Your Hands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