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迷因币的价值

Beginner
7m

Meme 能不能火

一个 Memecoin 能不能火,是我们在交易过程中能否获利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需要判断一个迷因币所携带的“梗”,是否具有病毒式传播的潜力、是否携带加密市场文化基因——这些都关乎着之后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热情来支持这枚迷因币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它涉及市场状况、文化认同、甚至交易者心理等诸多因素——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些可以观测到的维度,来对市场上茫茫多的 Memecoin 进行一个初步筛选。

Memecoin 是否有着独特的价值主张或者机制设计?是否足够有噱头?

一个迷因币的诞生,可以只是单纯的为了有趣,也可以像我们在中提到的那样,为了创造一种新的社群信仰或者加密市场原生文化,从而达成某种共同的目标。

新鲜有趣是很重要的。如果同一个 Meme 衍生出多枚迷因币,那么就只关注第一个吧。迷因币赛道同样有着自己的边际效益法则:同样的一个梗,翻来覆去地炒就没太多意思了——比如除了 Dogecoin 之外的大部分狗,比如除了 Pepe 之外的大部分蛙。迷因币赛道最初形成规模,就是因为它的颠覆性、创新性。在这里,机械的模仿是没有意义的。

制造有煽动力的社群文化也是一种走红的路径。

除了我们在第一节提到的 Cult DAO,再来举个例子:OlympusDAO。OlympusDAO 第一次提出了(3,3)这样的社群信仰:只要你买,我们就都是 Ohmie,这个项目就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就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听起来过于简单粗暴是吗?但在机制层面它确实是可行的,在煽动情绪方面它也确实足够创新,所以它不仅成功了,甚至还在加密市场中引起了一阵关于“(X,X)”的迷因风潮。

(3,3)的飞轮效应,也是 OlympusDAO 的核心机制设计

Meme 是否具备加密市场的文化属性?

在 Web 2.0 语境中有趣的梗,未必在加密市场中吃香。

举个例子,比起非常原生 Crypto 的 HarryPotterObamaSonic10Inu,由时下一部电影衍生出的科太币就不那么讨加密市场的好,受众比较有限——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简单。“科太币”这个梗本身并不是加密市场的原生梗,而且是由一部中文商业电影衍生出来的梗。因此,能 Get 到的无非就是中文圈用户——而且还得是看过电影,或者听说过这个电影的那一群人。换言之,在这个范围之外的绝大多数加密市场用户是 Get 不到这个 Meme 的。

反观 HarryPotterObamaSonic10Inu 呢?光是把代币取名为 BITCOIN 就已经够抽象了,它长长的名字、风格化的官网展示等等设计,又无处不透露着一种疯疯癫癫的幽默感——而这种可以轻轻松松让人觉得有趣的低门槛特性,正是加密市场文化基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all back 一下: 迷因币领头羊 Dogecoin 在建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建立“更容易获得、更实用、更有趣的加密货币”,这也是迷因币领域发展至今、经久不衰的追求。

Meme 的受众是否足够广?是否拥有病毒式传播的基础?

你自己觉得优质的梗,别人未必愿意陪你一起冲。

还是以上面提到的科太币作为对比案例。同为影视作品衍生出的迷因币,Squid Game(SQUID)就因为剧集《鱿鱼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火,而拥有更多的市场认知,在加密市场中也拥有了更广泛的受众。虽然 SQUID 最后发生了项目方跑路的恶性事件,但需要承认的是,代币在上线后、出事前的交易数据一直表现不错,最高价格一度突破 $2,000。

对于个体用户来说,判断受众体量是一种比较困难的事。或许我们可以运用一种简单粗暴的辨别方式:把这个 Meme 拿去给你的朋友们讲(或者丢个链接到你参与的加密用户群组里),看看他们是否觉得有趣,是否愿意进一步把这个 Meme 传播给其他人。

社群是否活跃

迷因币的发展是重度依赖社群力量的。而有力的社群力量,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前面提到的“梗”的质量,另一方面来自于项目社群的运营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大致观察一下。

社群覆盖了哪些平台?规模如何?

一般来说,迷因币项目都会有一个专注于整活儿的推特账号。除此之外,越频繁的内容发布、越广泛的社交平台覆盖,意味着开发团队在社群建设方面花了越多的功夫,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潜在用户可以被这个项目所辐射到。

而社交账号的体量也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一个维度:想一想,一个推特账号只有 9 名关注者的项目,和一个坐拥 9,999 名关注者的账号,你会优先了解哪一个呢?一个每条推特都只有 0 赞 0 转发的账号,和一个每条内容都有至少十条来自不同 ID 回复的账号,你又会觉得哪个账号下的社群更活跃呢?

社群互动量是否足够活跃?是否有可以持续造梗、玩梗的高质量互动,来保持社群活力?

除了观察活跃用户多不多之外,在浏览迷因币的社群时,我们应该留意一下其中是否有持续的、原创的、高质量的互动内容。如果有,则意味着社群内有热心的参与者(当然有时候也可能是项目方找的托,需要辨别一下),他们愿意为项目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类内容主要包括一些针对项目方 Meme 的二次创作。

如果一个社群长时间内只是重复性的、缺乏新鲜感的内容,譬如持续的硬广刷屏来煽动大家冲冲冲,那么它可能不具备太大的投资吸引力。

Dogelon Mars(ELON)社群内用户造梗:新的推特(X)Logo 应该长这样

社群管理与反馈是否迅速和专业?

一个好的迷因币社群不仅仅是关于其规模大小和活跃度。项目方如何处理和回应社群中的问题、批评及建议同样重要。如果你看到管理团队对于用户的反馈态度积极,而且能够迅速地解决问题,这意味着他们重视社群,并且可能比较注重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

社群内是否有关于项目进展的争论?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直觉。但实际上,偶尔在社群内部有关于项目未来方向的讨论和争论,其实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标志。这意味着真的有社群成员关心项目发展,并对其有深入的思考。当然,这种讨论应当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恶意的、负面的、无意义的。

开发团队是否用心

团队的实力如何?是否匿名?项目资料是否准备充分?

一个有经验的开发团队意味着项目更有可能遵循其路线图和愿景,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割韭菜。

如果开发团队不是匿名的,并且公开披露了成员信息,除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团队实力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用背书。

而如果是匿名团队,我们也可以通过浏览开发团队提供的资料来判断项目方是诚心造梗,还是想割一把就跑。可以参考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官网、白皮书(如果有的话)、路线图(如果有的话)、通证经济设计(如果有的话)、社群账号等等。资料准备充分的话,可以判断项目方是相对用心的,毕竟时间成本也是成本,就算是骗,也骗得更诚心一些。

团队是否积极宣传营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项目是否有对外合作,来判断团队的宣传营销方面的工作进展得如何。和头部项目、KOL 的合作会助力项目的走红——不过这种合作也可能会成为一种红色信号。

举一个虽然不是迷因币但非常典型的例子。今年年初,Celestial(CELT)借着“OKX 亲生儿子”的噱头,通过一大帮 KOL 帮忙喊单,吸引了市场中的大量关注。而当之后这帮 KOL 被曝出实际上都是收了钱(据说是一人 400U)之后,币价崩盘,市场也迄今没有恢复对这群 KOL、对这个项目、甚至对 OKX 的信任。

一蹶不振的“OKX 亲生儿子”Celestial

所以,当看到一个迷因币团队在积极营销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留心甄别,看看都是哪些人在 Pump,这些人是否有割韭菜的前科,以及他们和项目方是否属于利益共同体。

市场表现合不合格

市场数据也是我们可以用来筛选迷因币的一种维度。

大多数情况下,新生的迷因币都是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交易的,我们可以通过 DEXTools 之类数据网站的帮助来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比如对于一个在 Uniswap 上交易的迷因币,我们可以在买卖之前,观察数据网站上币种的流动性状况,如果池内出现大量的增加或减少,对于持有代币者来说,币价很有可能会发生大幅变动,对于准备交易的用户来说,则很有可能面对较高的滑点。

什么是滑点?它为什么会产生?它又对投资者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请参考词条:什么是滑点 Slippage

以一个新上线的币种为例,可以在 DEXTools 上看到基本的流动性池信息

另外,市值也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

根据我们对大量迷因币的观察,盘子太大,散户的进场没有多少意义,盈利空间小;盘子太小,冒进的散户容易被当成散户割。相对来说,市值在 $1M 到 $5M 的项目是比较稳妥的投资标的;而对于有些交易量较为活跃的早期迷因币项目来说,如果它的市值还相对较小(比如说只有几十万),那可能很值得一冲。

这里是在 TokenInsight 网站上筛选出的,市值在 $1M 到 $10M 的迷因币,并且将它们按照七天涨跌幅排名

Meme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learn?

Send
delate
Use TokenInsight App All Crypto Insights Are In Your Hands
Open